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08的文章

組織運作的空隙

工作組織裡的成員與成員間,存在許多分工的縫隙。有趣的是,組織結構愈明確,這些縫隙愈大。 這問題常出在績效檢定的方式,因為控制手段會決定一個組織的行為。 一個組織若強力要求成員確實掌管被分配的工作範圍(也就是分內工作),並以此範圍內的成效作為績效檢定依據,那麼沒被劃進的區域,會被所有人放棄,久了,就變成沒人管的灰色區域。 舉個視覺化的例子: 拿三個圓硬幣攤平在桌上,若彼此不重疊,再怎麼靠近也無法彼此密合,除非將它們變形,變成像拼圖片一樣確實密合。或者乾脆重疊。 灰色區域出現的地方,就是控制手段的漏洞,人都有盲點,組織愈大、成員愈多,縫隙就愈多、灰色區域愈龐大。(想像一下滿桌的十元硬幣) 如果管理人看不見這個現象,就要看員工肯不肯踏進灰色區域,主動擴展自己的責任範圍以壓縮縫隙,主動延伸、變形去配合其他人。 但這樣好嗎? 比好不好更重要的是:值得嗎? 灰色區域的出現正因為主管不重視,成員把力氣花進去,意味著努力不會被看見,而且會分散維護分內工作的心力,顯然是的,所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,只有心有餘力且具有熱誠的人會作。 這種人能有幾個? 如果組織管理人不能確實鼓勵、支援,並動態調整績效的評定標準,每個人都確實做好了「分內工作」,但組織績效就是很差。 為什麼? 因為沒人想管的縫隙很多,多到足以讓整個組織血流不順、呼吸困難,不健康。 不健康,就要想辦法治。

加班主義與不加班主義

加班主義者支持加班,理由很多: 花額外時間多作一點,績效比較好,未來有機會回收更多 落在手上的工作就是自己的責任,沒能順利完成就該繼續做到完成為止 因為競爭激烈 因為勤能補拙 若真心喜歡這份工作,就該願意多花時間心力才對,不能做到表示心裡不那麼熱愛這份工作 加班就是努力的具體表現,而且大家都在加班 不加班主義也有一些論點: 績效不彰才需要延長工時,加班成常態之後工作績效只會更不彰,因為大家心存有加班時間可以補進度,反而不會珍惜時間 流程不健康才會拖延進度,不能用加班來掩蓋流程不健康的事實,治標不治本 避免員工心存「超時工作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」的心態,作不好就加班,苦給上司看,讓上司不忍苛責 不能將超時工作的產能當作常態產能 超時工作會造成身心的不平衡 人不能光是產出而不花時間補充 不健康的加班心理,是員工覺得自己理虧,加班是自己活該。因為績效不如人,不加班補足,就會被取代,卻也無能為力。 不健康的企業心理,是總覺得員工能力差,老是求才若渴,同時壓榨現有的勞工,希望以最小成本做到最大產出,卻不調整企業體質。

面對蟑螂

無庸置疑,牠們是令人討厭的東西。牠們很髒、很礙眼,卻很難不看見牠們存在。 牠們在每個人心中多少留有不太好的記憶,面對蟑螂時的反感令人焦慮發狂,或許每個人的反應不太一樣,但肯定不是高興的。 當遇見時,可能直覺想擊殺牠。 用手嗎?不!不行,太噁心了,比不打還慘。 趕快找尋配得上其骯髒的兵器,大概就拖鞋了吧,至少用完容易沖洗。 萬一現場是連拖鞋都不會有的乾淨地方,很難找武器的情況下,只能與牠對峙。 很好笑,兩個武力完全不對等的生物竟然在對峙。 邊想著策略,邊眼睜睜看著牠繼續移動,看牠沿路玷污你的物品,想像牠們平時在骯髒的角落裡掙扎打滾的景象,只能恨,還是不敢衝動用手打。 然後終於拿到武器了,卻也投鼠忌器……呃,是投蟑螂忌器。 畢竟不希望讓這個髒東西爆炸在乾淨的東西上吧?枕頭上、鍵盤上、衣服上、燈具上、易碎品上……實在打不下手。 也或許,光是看見爆漿就多了一筆不好的回憶,這不好的回憶又會再次影響下一次面對蟑螂時的情緒與判斷。 ■ 如果,蟑螂出現在不痛不癢的地方呢? 不理也不是,打也麻煩。 蟑螂在大街上,可能會覺得不關我的事,至少不爬到家裡就沒事。 這種情況並不那麼想擊殺牠,免得髒了自己的手,甚至連拖鞋都不想動用,免得弄髒了還嫌棄自己的脫鞋髒,若一腳踩下去,又會覺得鞋底黏了不乾淨的東西,頗不自在,等下還要踏進家門怎麼辦。 於是眼不見為淨,當作沒看見,不然就躲開。 反正蟑螂殺不完,這麼髒的事情還是別沾碰吧。 人對蟑螂採取讓步與姑息。 ■ 我一直在講蟑螂,其實我想講的並不是蟑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