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4的文章

教育的抽象價值是複製

抽象不易衡量、不好控制,抽象能力與我們慣用的「標準學生」使用的任何度量單位都不合稱。 印象中的,基礎教育的抽象價值,是複製。 誰最適應這個模子,誰就是最傑出的孩子。 但是風向在變,已經變了。 台灣教育最失敗的地方:沒有訓練學生抽象思考 關於教育的投報率,在文化中一直糾纏著迷思: 「跟大家做一樣的事情,錯不了的。」 「你只要做到最好,最好的就是你的。」 與眾不同是高風險低報酬的,所以做的人也會因此與眾不同。 從眾是低風險高報酬的,所以人人都覺得這樣做就對了。 行為經濟學的「理性」。 我說它是慣性。

文史藝術教育的弱勢

在台灣作學生,文史、藝術、社會學科一直都因為市場性的因素,處於相對劣勢。 作學生時,我不喜歡讀某些科目,因而選擇理工。 不作學生之後,我才漸漸明白,那些我不愛的學科,教材是有問題的。 而整個社會對於教育的商品化,則是更嚴重的問題。 問題不在選擇學什麼、做什麼,而在於推崇與貶抑,背後代表的意義。 資優教育的個人反省: 認知心理、社會建構與教育倫理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otes/albert-tzeng/10152553441109928 「醫學院在台灣的尊榮,著實是一種後殖民的現象。」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lbert.tzeng/posts/101001544505270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