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

好規則可以養出好品格

健康的「經濟規則」可以養出健康的產業。 夏天的熱,一部份是因為太陽,一部份是來自不效率的人造廢熱。 為了抑止不舒適的熱感,我們又必須花費更多能源、製造更多轉換熱。這是惡性循環。 所以調整舒適環境,會是節省能源的好方式。 印象中讀過關於台灣當今盛行的建築工法,其實並不是適合這塊土地的觀點,傳統的泥磚、木造房,反而含有了祖先累積的智慧,這些技術是直接被置換了,而不是加入新技術改良。 曾在文獻裡看過建築師 Mick Pearce 參考蟻巢結構設計的大樓,結構本身的調溫能力可以讓空調耗能節省85%,這是智慧,不是來自祖先,而是大自然。 改變都市建造的思維,可以改善適應氣候的能力。 而同樣是能源環保,我相信推動調節性建築能省下的電,比全面換上太陽光電板賺到的電還多。只是帶來的商機不一樣而已。 公共利益,就是沒有圖利特定人的利益。與「主流」的發展慣性背道而馳。 事情不能改變,往往是因為有人用力在維持它。 Why? 他們認定的價值,跟你想的不一樣。「自私」可以解釋各種不經濟的邏輯為何可以反其道而行。 台灣人發明的自然呼吸道路工法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cbBds44c_k 在海外30餘國被採用,國內卻卡關多年:http://www.thenewslens.com/post/200250/ 延伸閱讀: 劣幣的宿命是驅除良幣 當良心不經濟時 遊戲規則獎勵了什麼人 陋習的建造

系統崩壞是惡質文化的產物

醫療崩壞 是源自系統問題,系統在設計實行的那一刻,就已經大致決定了結果。 類似的系統框架,在台灣諸多領域上演,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生態裡的特產,也可以說就是一種「文化」產物。 我說遠因,是社會科學被嚴重貶低失能,導致人們普遍對社會的進步無法施力,一動起來就是亂,亂透了就需要草草收拾。 又因為容許草草收拾,所以周而復始,依然普遍無知。 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可以說是這種爛文化的金句。 為什麼我說是社會科學被嚴重貶低失能? 自學生時期,就一直感受到一種「重理工、輕文史」的氛圍,學校的生態裡有一種成見,說讀文史就是數理不佳、頭腦較差的人的選擇,人儘管不在嘴上這麼說,但偏見就是如此陳述。 為什麼會有這種高下之別? 因為有市場機制:畢業後的出路不一樣。 理工學生,常有明確的理想就職市場在提早等候。有市場就有競爭,有競爭就必須區分優劣,才能「公平分配獎勵」,歧視與偏見就源自於此。殊不知那又是另一種精心安排的教育方針,透過這種有意無意的優惠暗示,為大企業籠絡相對優質、同時又因為偏重學習而較缺少意識訓練的青年。 社會用偏重工業訓練的意識形態,獎勵能「對機器編寫語言」的工程師,因為有這些技能就可以做東西賣錢,而且這種能力也好控制,這樣的人被壓榨一下也沒辦法抗議出個所以然來。 學校不好好教如何寫作、不講究社會科學訓練,是因為「表達思想」、「對人編寫語言的能力」是危險不好控制的。 表面上我們開放言論自由,同時卻又不講究思辯的訓練、不給予獎勵,這樣長大後「能表達意見」、「能影響群眾」的人就不會養出太多。這種偏重的教育,是對人的一種工具化,也是馴化。 「升學競爭體制為資本家預先馴化勞動群眾,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教化為企業減省了聘雇與裁員成本,最終美其名為義務教育的,則是為了防止逃兵以及箝制勞動意識而存在。」(國家時光,2013)教育部的建制本身,我以為即是教育的最大問題所在。 ----本段落引用自「 黃湯姆 」 社會科學教育的偏差、貧弱,直接導致了人民對社會功能的無知、使不上力。 所以人們很容易盲信政治謊言。 人們默許「政治是骯髒的」這種積非成是的荒謬常識,合理化自己的撇身事外,認為這樣比較乾淨。 誤以為能投票就是民主、誤認為新聞就是真實。盲信只有乖乖讀書才會出人頭地。 人會這麼弱,就是因為普遍都從「反知的教育」中長大。 那

慣性中的質量

一個大群體的慣性,很難因為少少幾個人幾件事就發生改變。 何況,總是有更大群的人在努力維持它既有的方向。 既有努力,那便不再是慣性, 一群恆久不變的施力,讓一切得以加速度前進。 這叫惡性循環。 理想主義者,會為了預防結果的發生,持續對抗。 機會主義者,會為了迎接結果的到來,作足準備。 然而,其他的大部分在慣性中持續跟隨、持續付出的人,並不屬於以上兩者。 他們只是看足了各種熱鬧、付出了支持的努力,卻以為就這麼掌握了些什麼。 只有感覺良好,並不會改變什麼的。

劣幣的宿命是驅除良幣

「便宜行事」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不得不為的概念。 劣幣的宿命,就是驅除良幣, 不然,將良幣變成跟自己一樣的劣幣也行。 只要把標準示範遮蔽掉,自己就可以取而代之。 有老賊示範在先,後進起而效尤,一脈相傳為當代的成功顯學。 方便又划算,何樂不為?

把付費當作遊戲的一種輸入

節錄幾天前與朋友討論時的文字,斷章取義一番: #1 我們把「付費」當作對遊戲的一種「輸入」,以此為基礎,遊戲的回饋即是對應金錢輸入產生的效果而設定的。把付費用這個方式看,收費方式的差異就可以變成「遊戲性」來討論了。 那麼「盜版使用者」是否被我當成遊戲參與者的一種? 這問題的答案,決定了我要不要讓遊戲者以「不付費輸入遊戲」的方式加入「付費者的遊戲局」裡,這才是需要考慮的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免費遊戲者會破壞付費遊戲者與遊戲的關係,形成雙輸局面,這時防堵盜版就有保護商品價值的意義在。 #2 開發者是否將自己的作品安排成為某個商業模式的一個棋子,例如餐飲店以物美價廉的主餐做吸引,綑綁低成本的配餐飲料一併銷售,最終利潤依然很好,但主餐這個單品的行情,很可能因此被貶低。 也例如電影票與爆米花飲料。 或者,內容本身就是主角,不讓任何周邊商業滲入作品,作品必須靠自己擁有的品質賺到錢。因此必須保護作品的行情。 這兩種理念會創造出不同的商業方法。 #3 人不太容易只因為「有錢了」,就想要對原本就「沒需要花錢的東西」付費。例如餐廳酌收免洗餐具費,即便只是1塊錢,足以讓人皺眉的。 另,一次買斷或採用內購,算是遊戲的商品成分,改變成分足以改變商品本身,並不適合單獨成為選項,需要考慮整體商品。 延伸閱讀: http://xirefu.blogspot.tw/2012/09/blog-post.html

自殺不能解決問題

在各類自殺相關新聞的結尾,都會附上定型化的求救管道訊息。 這些社會救助管道,由於很難主動找到潛在自殺者,不得不採取這種被動的作法,是可以理解的。 但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這個句型,我一直都認為是不妥當的。 因為用了相同句型的,很多: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哭泣不能解決問題 逃避不能解決問題 ╳╳不能解決問題 這些句型有一個共同點,它們都以純粹效用性的訴求,否定了當事者的「無效舉止」,更精準的說法,是否定了人性。並且都展現出了旁觀者的傲慢。 因為這種句型的慣例是如此,「自殺不能解決問題」這個句型也會被隱喻出其他的弦外之音,也就是:「自殺是逃避問題的軟弱表現」。 同時,旁觀者不會懂什麼叫做「主觀認定沒有更好的選擇」,所以當展現出「生命一定有出路」這種表態時,對當事者反而是一種純粹的倫理壓力。 這種壓力是,儘管你什麼都沒說、沒做,壓力依然存在。 我認為大眾需要先理解一個逆向的觀點:自殺並不等於軟弱,因為結束自己生命是需要無比決心的。 一般人之所以不會自殺,是因為處境沒惡劣到能累積出那種決心。 旁觀者,不會懂自殺者在做出行動前,往往已經徘徊在各種選擇當中,千百次,反覆的否定之後才做出決定。旁觀者,只會注意到死的那一次,認為死者沒有考慮其他的機會、愛他關心他的人們的感受,就這麼衝動的「做了傻事」。 而這種「做傻事」的表態,只會繼續增加「未來可能面臨自殺者」的社會壓力。 自殺防制的宣導很難展現正確的效果,就因為它同時對旁觀者渲染出相反的作用,讓潛在的當事者更感受到社會壓力,更容易走向別無選擇的終點。 惡性循環,往往源自於看似無謂的蝴蝶效應。 旁觀者該作的,就是不要作這樣表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