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產品的合理壽命(個人電腦篇)

家裡的電腦,已經過六歲大壽了。

換算成人類年齡,該是超過六旬的老人家,是我家電腦世代裡最長壽的一台,目前運作很順暢,可喜可賀。

這台電腦的主版、記憶體,是大學時用土匪價買來的。所謂土匪價,就是利用新品「一買進就馬上貶值」的不成文慣例,買進別人剛買到就急著脫手的二手新品。

記憶中,在Win95、98那一段電腦硬體新陳代謝的高峰期,電腦很難用過三年。因為效能需求與作業系統翻新太快,電腦也跟著換很快,不跟著市場節奏換機,就要忍受龜速的時間消耗。以當時電腦的價格,配上短短的壽命,真的很傷錢。

那時,聽到公家機關對電腦設定的汰換年限是六年,用不滿六年不能報銷買新,我還對被迫使用古董電腦的公務員感到不平。很多電腦兩三年就壽終正寢,還是不能報廢,只能堆在倉庫等年限到,強迫用滿六年一點也不合理。當時我是這樣想。

後來我很納悶,電視機、電冰箱、洗衣機,這類家電一用十幾二十幾年不成問題。電腦用到第二年就開始慢,愈來愈慢,慢到主人氣死為止。少數人會重灌系統、DIY硬體更新的比較吃香,不會的人只好抱怨機器難用,學不到DIY技術只好鍛鍊心性。

但,動不動要花時間重灌、花錢採買升級,一點也不經濟,遠不符合一個好家電的標準。在那個時代,大家對電腦的寬容太大,放任它又貴又短命,再用價值低,很不環保。

幸好這情況有改變,近幾年硬體的升級需求比較不迫切,CPU時脈逐漸接近物理瓶頸後不再往上升(改往多核、低時脈發展),而且最普遍的作業系統WinXP在市場上存活了很久,減緩了硬體的汰換需求,個人電腦終於有機會撐久一點了。

我那台六歲多的電腦是P4_2.0G,大四那年完成組裝,最老的零件有十年,最新的零件也有四年,健康狀況良好,符合我對「家電」的基本期待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情況再惡劣,也不要成為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

《缺》第三章:無疾

從船上把行李丟進水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