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,就是自己很想要的某樣東西、某個目標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,卻總有人把理想擱在一邊,然後自欺欺人的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夢。
追逐理想所要面臨的風險,不是吃不飽穿不暖這種老套,是因為怕痛,怕自己心痛。
追逐理想之所以令人卻步,是因為太在意,太害怕風險,害怕理想被摧毀的痛,難以承擔抉擇的壓力。
理想很珍貴,要捧在掌心呵護,用想像力灌溉它成長。但等到理想成形,卻又患得患失、不忍心它受挫折。現實的世界太危險、太殘酷,保護在溫室裡的理想才能確保永遠的美麗。
選擇符合標準的對象,放棄了心愛卻不合標準的情人。選擇前景美好的企業、學系,放棄自己的興趣與天賦……諸如此類的老套戲碼。
舉這兩個俗不可耐的例子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已。追逐理想的風險是什麼?
在為理想奮戰時會遇到挫折、會因為日以繼夜而感到厭倦、會遇上討厭的事阻撓,種種現實會糾纏人的心智,會逐漸發現原本的理想有多少是不切實際的妄想,然後發現自己很脆弱,面對自己所愛的同時遭遇諸多痛苦而感到矛盾不已。暮然回首,發現原本美麗無暇的理想,已被折磨得體無完膚。
老故事繼續演下去,不顧一切阻撓後終於有情人成眷屬,發現相愛容易相處難,熱戀可以凝結成冰。選擇以興趣熱血披荊斬棘的冷門路線,午夜夢迴時卻還是羨慕別人年紀輕輕五子登科。
然後呢?對天怒吼這個世界太不理想,怨這個世界對不起自己的勇氣嗎?
當遇到太多挫折,處理不來,對理想的愛可能轉變成恨,愛與恨不是對立,而是共生的,正因為有愛才會恨。理想主義過於純粹的人無法容忍這種難堪的情緒,所以情願把理想留在溫室裡,繼續用想像力灌溉它,永遠只愛它,不要恨它。
無論做什麼事、作哪一種選擇,一定會面臨挫折。不選擇理想,也一樣會遇到挫折。
每個人都有一個籌碼叫做人生,面對理想的局,要嘛押下去玩、一決勝負,或不押、旁觀別人輸贏,但這個籌碼終究會被回收的。不願承擔風險,本身也是風險。
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動手就是不對,的語境陷阱
「動手就是不對」的陷阱 在公共討論裡,常有人斬釘截鐵地說:「動手就是不對。」這句話聽來簡單明快,似乎不容辯駁。但問題在於,正因為它過度簡化,才成為一種容易被濫用的語境。 試想,一個人先用言語羞辱、推擠,甚至刻意激怒對方,當對方忍無可忍而出手反擊時,社會輿論卻往往只看見「誰先動手」...
-
在台北市若想要買適合育兒的房子,考慮合理的屋況與學區交通後,算算需負擔的房貸所造成的現金流,大概等於養育2、3個孩子所需的現金流量。原本有經濟條件能養3個孩子的家,揹了房貸之後頂多只夠養1個。 這樣的換算方式有點籠統且殘酷,但微觀來看,這種邏輯對多數人都容易理解:過高的房價,確實...
-
多年前,請一個老朋友到我家吃麵,是我親手燙牛肉麵,兩個人邊吃邊胡亂地聊起了廚藝,聊著,他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。 「想要成為一流的名廚,必須先具備什麼特質?」 看他的表情不像是隨口問問而已,我猜他是要把一些想法告訴我,腦子裡開始找尋和「成功」有關的字彙,舉凡毅力、虛心、投入等,我要在...
-
要先知道的是: 對於你以外的任何人而言,你未必是對的。 他會覺得你是對,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同樣也是對。 你們獲得的共識是剛好碰上相似,而不是你的說服力與影響力所致。 如果一開始就不對,大概就不會有後續了。 在早期階段會先被滲透的人,不外乎「衝突迴避者」、對友善的面具容易產生好感的人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