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房價是生態的一種展現

假設有一天「汽油」出現了一種截然不同的使用價值,導致價格高漲,漲到沒有人捨得拿去給汽車引擎燒了。這時的汽油,便成了另一種價值市場的商品。
那麼一來,原本必需使用燃油車輛維生的人,一定會抗議沒有合理價格的汽油可供選購,買不起汽油等於失去了交通權。
在同時,那些購買力強大的人,一定也認為這時候把汽油灌進車油箱,根本是暴殄天物。
而因為油車的驟然失效,其他交通工具也會因此漲價,所以不會成為油車使用者的便宜退路。

這個虛構舉例,應該可以類比高房價的狀況。

住宅市場上,很多居住品質沒到那個值的房子,也可以賣到不尋常的高價。
或許只是因為,房地產的價值成分很複雜,從不同需求看,價值的觀點會完全不一樣。
而那些看見不同價值的人,出價能力比你能理解的高很多。
這些強勢買主,把房地產基本具備的居住價值,重心轉移到其他價值去了。

自由市場是講供給與需求的力平衡,自然會讓強者發揮其強大。
如果支持政策打房的心態,都單純只是想要「便宜買房」而已,那肯定避不過「價高者得」的殘酷自由市場。
在自由市場上感覺受害的人,要探討的是為什麼那麼多強大的人,是大家不想要的形狀。

「少子化」不會是降低房價的因素,畢竟房子是拿錢去買的,不是拿人口去買。
多數大眾只知道人口是怎麼生出來的,很少人搞清楚錢是怎麼生出來的。
要提高房價只需要生出更多錢就行了,不必生出更多人口。

關於囤房養價,我認為炒作房價的未必需要持有多筆房產,持有多筆房產的人也未必有參與炒作,
含糊籠統的所謂「囤房稅」只會打傷不高不低的人,無法損及籌碼豐富的優勢炒作者,他們的機會成本,是拿其他投資標的來對價的,不是居住價值。
愈是社會上的贏家,愈懂得從規則中挖掘屬於自己的優勢。

政策打房常有些膚淺的迷思,容易被當作信條來操作,可以合理懷疑為了要圈養選票,必須把議題膚淺化、情緒化,藉此大筆囊括徒有動力的支持者。
自詡要代表民意的人,若提出具體數字同時又語焉不詳,即使看起來意圖良善,也需警覺是否受到哄騙。

如果那些看得清局面的優勢人,那些自詡要服務大眾的人,他們是真心想要解決房價問題,就不會常常拿一些些搧風點火的話題來造勢。
社會上比較「吃得開」的人,應該都已默認「救急不救窮」這個原則,因此這原則,也可以作為照妖鏡:
那些看起來是「救窮」的人與事,到底有幾分真假。

有時也可以試探一下,那些急著期待問題能被解決的「窮」人,看看他們對於問題的反應,去理解他們對問題是否清晰,就可以知道問題到底能不能解:
是急事則大致可解,
是窮事則大致無解。
藉此,也可以看透那些站出來,想要帶頭解決「窮」問題的領袖,到底是希望問題被解決,還是被持續,甚至升溫。

我想,能站出來作領袖的,自然會是比較「吃得開」的,而另一方因吃不開而被問題困擾的人,其實很難看清領導他們話題的人,到底是抱持善意而來,還是戴著善意的面具而來。
那些吃得開的人,若對「窮」問題有見解,很可能只是因為看見對他們自身有利的點,而不是對受問題所困者有利的。

窮之所以是窮,正因為難以自救。
為解決窮問題而求助於優勢的人,也會是危險的。

本文為生態見解,文中關於道德仁義成分的含量為0.00%,無法檢出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缺》第三章:無疾

情況再惡劣,也不要成為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

買到糟糕的洗髮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