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育率是生態的一種展現

體能、生理優勢的週期,大略是15歲起漲,25歲進入高峰、35歲開始衰退。
心智、知識優勢的週期,大略是20歲起漲,30歲進入高峰、40歲開始衰退。
資源、經濟優勢的週期,大略是30歲起漲,40歲進入高峰、50歲開始衰退。

數字只是作為概念的舉例,不講究準確與個人差異,只是要用來講:
文明的發展愈成熟,生存實力會愈往需要長週期養成的能力為主。
而我認為生育後代的時間點,人會傾向選擇在自認為「生存實力起漲之後、達到高峰之前」。

當一個環境的生存實力是以體能、生理能力為主時,「社會成熟」的年齡就會低,生育後代的年齡也會低,世代更迭的週期會短,每15至20年就生出新一代,40歲的祖父母,是很自然的結果。
世代週期短的社會,會有充分的高體能人口,群體健康狀態優良,容易在適合生育的生理年齡間,生育更多後代,
這種繁衍力強的社會狀態,也代表人類能夠存在高風險的世界,讓人類能在疾病、污染、天災、戰爭,導致高折損率的環境中,快速振興起來。
在這種發展階段的人,平均壽命可能很短,尚未到體能衰退階段前就會死亡。但也因為身外之物累積得少,普遍比較願意承擔生命的折損,去嘗試更多風險、創造機會。

當一個環境的謀生能力進入以心智、知識能力為主時,「社會成熟」的年齡就會延長,因為更需要先投入更多時間學習知識、傳承知識,以便參與擴大社會的建設。
知識是一種身外物,可以被代代傳承,累積至愈來愈龐大。
學習知識的時間會拉長,愈來愈長,學習到適合社會立足的年紀也會變大。
世代更迭的週期也會拉長一些,就不再依生理成熟的年齡作為生育年齡。
這階段的社會,傾向不以最好的健康狀態養育後代,而是以較成熟的知識優勢為基礎來養育。
大概每25年至30年生出新一代,50歲的祖父母算是早的了。

當文明繼續發展下去,人的競爭能力更多依賴身外物的累積時,就進入以資源、經濟能力為主的階段了。
「能夠利用什麼、不能利用什麼」開始成為能力發揮的重點。人自身具備的天生特質,變成了其次。
在這階段的人,更多依賴工具與科技來確保生存力,更少依賴自身的生物基因。

這方面比較具體的舉例是:
相對於高風險的社會階段,生理方面的歧視變少、在健康方面弱勢的人可以得到較多的包容與幫助,
相對於知識建設的社會階段,資源方面的歧視變大、經濟弱勢可能遭遇更大的挫折與打壓。

於是繁衍後代的考慮,就漸漸轉變成「是否善用手邊資源作為優勢」為考慮。
基因本身的延續,漸漸的開始不如身外物的延續重要了。
大概每30年至40年生出新一代,60歲的祖父母已經少見,作不到祖父母就離世的開始變多了。

當然,無論文明發展到什麼階段,不代表社會的成員會全部變成某一種世代週期的人。
文明階段也不是只會往單方向發展,失去平衡的社會,也可能會遭遇文明倒退的修正。
經濟成果可能會流失,社會回到心智與知識發展階段。
知識成果也可能消失,社會回到與自然力相搏的體力階段。

這些只是生態觀點,無關道德與價值觀的選擇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情況再惡劣,也不要成為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

《缺》第三章:無疾

從船上把行李丟進水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