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

空白筆記

我偏愛空白筆記,因為不喜歡讓單調僵硬的輔助線來引導我的思路。

以往使用有線筆記時,我很想忽略那些輔助線,亂塗亂寫超出界線,而好端端的筆記內容硬是被一堆橫線亂入,覺得很礙眼,所以我喜歡乾乾淨淨的白筆記。

偏偏白筆記很難找,逛過很多文具店根本沒有賣這種東西,所以一旦發現我都會順手收集起來。自己用不完送人也好,順便傳達我心目中的筆記概念。

左腦的思考是邏輯性與循序的,右腦則是抽象而整體的,線性思考是偏左腦的,圖像思考則是偏右腦的,情感的、聯想的、天馬行空的創意是由解放右腦開始,擺脫 輔助線,面對空白的筆記新頁,試著跳脫從左到右的循序邏輯,擺脫從上到下的不成文規定,擺脫基礎教育對我們規格化訓練的記憶,可以幫助我解放右腦,讓我在記載筆記時能擺脫習慣性的囚禁,解放理性拘束,用圖像的方式思考,而不要規規矩矩地用線性思考。

你可以從中間開始,可以只寫一句就翻頁,想到新東西再往邊邊拉對話框出去補充,頁面不必急著寫滿,未來還有機會添加。

習慣非線性思考之後,一定會發現腦子裡有微妙的變化。開始改用空白筆記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動手就是不對,的語境陷阱

「動手就是不對」的陷阱 在公共討論裡,常有人斬釘截鐵地說:「動手就是不對。」這句話聽來簡單明快,似乎不容辯駁。但問題在於,正因為它過度簡化,才成為一種容易被濫用的語境。 試想,一個人先用言語羞辱、推擠,甚至刻意激怒對方,當對方忍無可忍而出手反擊時,社會輿論卻往往只看見「誰先動手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