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

空白筆記

我偏愛空白筆記,因為不喜歡讓單調僵硬的輔助線來引導我的思路。

以往使用有線筆記時,我很想忽略那些輔助線,亂塗亂寫超出界線,而好端端的筆記內容硬是被一堆橫線亂入,覺得很礙眼,所以我喜歡乾乾淨淨的白筆記。

偏偏白筆記很難找,逛過很多文具店根本沒有賣這種東西,所以一旦發現我都會順手收集起來。自己用不完送人也好,順便傳達我心目中的筆記概念。

左腦的思考是邏輯性與循序的,右腦則是抽象而整體的,線性思考是偏左腦的,圖像思考則是偏右腦的,情感的、聯想的、天馬行空的創意是由解放右腦開始,擺脫 輔助線,面對空白的筆記新頁,試著跳脫從左到右的循序邏輯,擺脫從上到下的不成文規定,擺脫基礎教育對我們規格化訓練的記憶,可以幫助我解放右腦,讓我在記載筆記時能擺脫習慣性的囚禁,解放理性拘束,用圖像的方式思考,而不要規規矩矩地用線性思考。

你可以從中間開始,可以只寫一句就翻頁,想到新東西再往邊邊拉對話框出去補充,頁面不必急著寫滿,未來還有機會添加。

習慣非線性思考之後,一定會發現腦子裡有微妙的變化。開始改用空白筆記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怎麼看待 AI 繪圖的工藝

畢卡索:「我花四年就能畫得像拉斐爾,卻花了一輩子在學像孩子那樣畫。」 拉斐爾代表的是「技法的完美」。 小孩代表的是「創造的純粹」。 傳統美術教育就是在教: 解剖、透視、光影、色彩、組合、模仿、風格再現 這些都是「可被訓練的技能」,技法可以被標準化,但創造不能。 畢卡索的意思從來不...